文‧李珊 圖‧莊坤儒
這群來自南洋的留台學子曾經擦撞出什麼火花?回馬國後在各行業如何開創天地?又怎樣搭起了台灣和馬來西亞的橋樑?他們的故事或許不比驚濤駭浪,但卻像一條條涓涓溪流,靜水流深,耐人尋幽。
吉隆坡著名的茨廠街是觀光客必到的據點, 紅色中國式牌樓下熱鬧喧騰的市場、各色茶樓餐館透露出濃濃的華人風味。 轉進一條巷弄, 「大將書行」安靜坐落在繁華市井間。書店內放眼所見, 天下雜誌的新書, 高希均演講的海報,各類來自台灣和中國大陸的文學、 社會、企管等書籍十分多元, 古典音樂中流洩著素雅的人文氣息, 十分不同於傳統中國城書店的紛亂雜遝。
書店老闆傅興漢原來經營企管顧問事業,8年前有感於華人社群讀書風氣不彰,開了這家小而美的書店,兩年前進一步成立出版社, 出版了二百多種本土性華文書籍, 希望在馬華文學之外, 提供更多以馬來西亞社會文化為主題的華文素材,讓各界華人親近馬來西亞。
挖「寶」台灣
「我常說台灣寶島,有很多『寶』可挖,」風趣豪爽的傅興漢表示,他從創業以來, 一路取經的對象都是台灣。 從早期做企業教育訓練與中國生產力中心合作,到後來開書店、出版社, 企圖帶動華社閱讀風氣與新思維, 則是邀請台灣出版界前輩郝明義、詹宏志等人為馬華人士「啟蒙」。
被朋友稱為 「點子王」 的傅興漢1980年代留學台灣,畢業於政大企管系,從小受華文教育及中華文化薰陶的他, 在台灣讀大學時, 目睹台灣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過程, 認為馬來西亞也必然走向類似道路, 借鏡台灣是很自然的。
在海的另一邊, 位於婆羅洲島北部的東馬砂拉越州, 留台人也留下不少足跡。
3月底,「砂拉越留台同學會」 會長劉乃好才風塵僕僕地從台灣返回大馬,他是砂拉越第二大城詩巫著名造船廠的負責人, 帶領32位馬國造船業者赴台考察,除了參訪南台灣多家造船、遊艇等業者,也與台大、成大、高雄海洋等學術單位洽商培訓人才合作案,希望提升當地造船業的技術。
他表示此行頗有收穫,幾所大學都已表示將針對砂州業界需求, 開辦短期課程或派教授赴砂培訓, 甚至比照僑委會兩年制的海外青年技術班(「海青班」)開課,這些計畫也得到教育部和僑委會的認可,兩國船廠也提出相互合作的構想。
劉乃好是最早期赴台就讀 「海青班」 的留台人, 海青班以培養華裔青年實用知識與生產技能為主,領域含括工、農、商,分散在一般大學、專科或職業學校開辦,培訓人數從早期的每年二、三百人到近年增加為五、六百人。
劉乃好1970年代畢業於桃園農工,返馬後學以致用,從養豬、種稻開始創業,孰料不久遭遇一場大水災, 稻田成汪洋的慘重損失讓他決定轉行。那時, 佔天時地利之便的詩巫造船業已逐漸由小型漁船、 運輸船發展為大型船舶的代工製造, 他先由船舶五金入門, 接觸了新加坡船主而打開造船之路, 一路由舊船整修發展到高級探油台補給船, 三十年來歷經幾番波折, 目前他的「同益船廠」擁有員工三百多人, 年產值七、八千萬馬幣(約台幣6億),事業上無後顧之憂,讓劉乃好得以投注更多心力在 「留台同學會」上。
龐大的留台組織
據馬來西亞「留台聯總」統計,從1950年代迄今約有三萬名留學台灣的大馬人返國, 他們散佈在各行各業, 馬來西亞13個州及大城市都有留台人的同學會, 除了為留台人爭取權益, 也和其他華人社團並肩為馬華社會發展打拚。
留台聯總是13個州和12個大學同學會共39個分會的聯合組織,會長劉天吉表示,台灣的大學學歷除了醫學和藥學外, 都不受馬來西亞政府承認,但留台人經過二、三十年努力,各領域都有不少傑出人才嶄露頭角。
然而,別看眼前風光興旺, 以砂拉越留台同學會為碩士論文的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黃偉雯指出, 留台人早年的命運其實十分乖舛, 一直到1980年代,留台人才開始在馬華社會中立穩腳跟。
黃偉雯分析,1950到60年代,國共關係緊張,海外華人的生活也深受兩岸戰火波及。 1950年中共和前馬來西亞宗主國英國建交, 一時之間新中國社會主義浪潮席捲東南亞, 左派思想蔚為華社主流, 加上新加坡橡膠業鉅子陳六使創建的南洋大學在1956年成立,對華教有著高度的使命感和熱誠,導致左傾色彩濃厚的南大鋒芒蓋過了右傾色彩較濃的留台人士。
當時大馬華僑社會對留台普遍存有偏見, 認為台灣為彈丸小島、 貧窮之地,學術水準不高,留台雖然便宜,但都是沒有 「料」的。 赴台學生多半來自支持國民黨或和台灣有淵源的家庭。
自力救濟
「我們那時候被左派的人說成是『幫蔣匪搖旗吶喊』的一群,」前馬來西亞日報總編輯、經營印刷廠的黃生光回憶,1963年他到台灣念政大新聞系時,需搭船1個月才能抵台,在新加坡、香港停留幾天期間,白天坐小船上岸購物,晚上再回船上望著月亮入睡,當時心中的忐忑和孤單仍歷歷在目。
離鄉背井艱辛求學,返鄉後卻處處遭受不公平待遇,同樣是大學生,留台人的薪水和職務就是比較低, 不僅大馬主流社會不喜歡這些身在大馬卻心念中華的異鄉人, 連那些和中國大陸有生意往來的公司行號都不敢雇用留台人士,「受欺負反而激勵了我們團結起來,」黃生光的說法,正呼應了1960年代東馬留台同學會成立的背景。
砂拉越留台同學會成立的會訓,開宗明義地表明「精誠團結、自立更生」,根據黃偉雯觀察,砂州同學會的發展並未辜負當年的初衷,為了團結和諧,他們設計了由5個城市分會輪流擔任會長、輪流舉辦年度重頭戲──文華之夜──的制度;尤其留台人來自不同科系、學校和職業,歷屆會長也平均由不同背景的人擔任,這和傳統東南亞華社以「業緣」和「地緣」為主的組織結構相當不同,因此團體內歧見少,特別能群策群力。
以馬來半島為範圍的西馬, 早年兩岸政治對立的氛圍雖沒有東馬強烈,但留台人同樣備受歧視。
否極泰來
曾任大馬華社最高組織「中華大會堂聯合會」總會長、1964年畢業自台南成大化學系的吳德芳表示, 和當時念新加坡南洋大學的同學相比, 南大同學家庭環境好,到台灣的,則多半是家境清寒子弟,「飛機票是僑委會贊助的,台灣生活費每個月只要50 馬幣,新加坡南大卻要300多馬幣。」在教育水準不高的移民社會中,尊富抑貧的觀念根深柢固,一般僑社商家則認為高中畢業就足以勝任職員了,請大學生是「名堂很大的事」,許多留台人在不得志之際,紛紛興起自己創業的念頭,之後闖出一點成就,「這也算是壞事變好事吧!」和哥哥一起創立「多美金鑽珠寶」,在全馬設有三十幾家連鎖店的吳德芳說。
吳德芳表示,1980年代前後,留台人事業有成,同時大馬工商業逐漸發達,急於學習台灣等四小龍發展經驗,留台人開始有更多發揮的舞台;加上中國大陸長年鐵幕深鎖,對海外僑社更是一味疏離打壓,終於扭轉了馬華社會對留台人的評價,當時許多工程、工廠登報招募人才,都指名要留台人,同時期南洋大學因新加坡政治變遷被迫關閉,人才更紛紛流向台灣。
80年代以後,台商開始進入馬來西亞投資,也是造成留台風氣鼎盛的另一個原因。而說起台商與馬來西亞結緣,也是留台人牽的線。
魚幫水,水幫魚
1970 年代後期,吳德芳以留台聯總的名義,促成了馬來西亞的第一支赴台經貿考察團,同行的包括大馬工商部長拉菲拉和沙巴州首席部長等高層官員。那時台灣對馬來西亞非常陌生,「還以為我們住在樹上呢!」吳德芳開玩笑地說,還有不少人對馬來西亞有排華、反華的誤解。經過這次破冰之旅,考察團成功才說服台商,打開台馬兩國經貿交流的大門。
80年代大馬政府推出投資優惠政策,台商陸續登陸,初期以鋼鐵、化工、傢俱等製造業主;90年代台灣政府主導的「南向政策」,則進一步促成了第二波電子業的大舉進入。
台商到大馬投資,在人地生疏的情況下,留台人提供了很多協助,同時台商基於聘請台灣幹部成本高昂,也任用了許多留台人,留台人得到許多發揮才幹的空間。
相對於在工商界的崛起,留台人士在馬華教育文化面的影響,則更顯得淵源流長。
由於留台人9成以上畢業於華文「獨立中學」(簡稱「獨中」),深受中華文化薰陶,也具備最優的華文程度,早期在學歷不被大馬政府承認的困境下,到獨中任教便成為許多留台人的第一選擇,這個傳統延續至今未斷。
堅實教育橋樑
據「董教總」 (「華校董事會總會」 和 「華校教師會總會」兩機構的聯合簡稱)2003年的統計,全馬60所獨中的二千多位教職員中,有一半以上是留台人士,更有不少表現優異,一路升任校長。「留台老師流動性低,比較有奉獻精神,是學校的主幹;留學歐美或本地老師相較之下比較現實,哪裡條件好就往哪裡去,」一位著名獨中的聯課主任有感而發地說。
在獨中留台師長的薰染下,自然影響學生畢業後的留學傾向,這也是近十多年來台灣雖然生活費高漲, 馬華子弟來台讀書仍未減少的主要原因。
至於當地的高等學府中的中文相關系所, 也有不少著名教授是留台人士,他們多半是在台灣各大學畢業後,前往歐美深造再回馬任教,如拉曼大學中文系教授林水檺、南方學院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鄭良樹、砂拉越馬來西亞大學東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林煜堂等。
劉天吉表示,留台人對馬國藝術教育的推動,也是備受肯定的,創作「廿四節令鼓」的陳徽崇就是一個代表。陳徽崇師承台灣音樂大師史惟亮、1971年畢業自師大音樂系,返馬後30年來在貧瘠的藝術土壤中不斷地耕耘播種,從推動中小學合唱團、管絃樂團風氣,到創辦柔佛音樂藝術學院;他創作的廿四節令鼓更成為馬來西亞本土音樂的代表,各地中小學都開課教授,常在大型晚會中表演。
大概受到台灣「打拚」文化的薰陶,早期留台人以刻苦耐勞著稱;步調快、有衝勁是許多留台人進入商場的優勢,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特質則讓他們在教育界大放異彩;而隨時代變化,年輕一代留台人也各自衍申出不同的風貌。
留中?留台?
「台灣社會的多元思考給我很大的衝擊,」今年三十多歲的華文「新紀元學院」公關與學生事務處主任、台大農化系畢業的張濟作說,他1988年赴台,正逢解嚴以後台灣百花齊放時代,目睹台灣本土意識興起,人民追求民主及人權的風潮,也影響他回到馬來西亞後特別關注民主人權議題。
他說台灣社會表面上雖然混亂,但充滿活力創意,而且亂中有序。「相對來說,馬來西亞就顯得沉悶了!」張濟作說,諸如「台灣是否應該獨立」之類的議題,這裡幾乎只有一種制式答案,不容異議,也沒有什麼討論的空間。
到90年代後期,留台風潮又進入另一階段。剛跨出改革開放第一步的中國大陸,積極拉攏僑界及僑生,推出一波波優惠措施,加上新一代年輕人的文化道統包袱淡化,經濟快速崛起的中國自然吸引不少青年轉向;另一方面,台灣礙於僑委會、教育部經費逐年縮減,減少留台僑生的公費補助及國立大學名額,都是不利因素。
雖然留台環境轉變,然而翻開僑委會近十幾年大馬留台人數統計發現,除了1998年因為東南亞金融風暴人數大跌外,來台人數(含大專院校及海青班)都維持在一千人上下。劉天吉表示,儘管中國大陸近二年開始到大馬辦留學展,短期內留台人數還不致逆轉。面對中國壓力,不少留台人以自身經驗指出,台灣仍有相當優勢,例如獎學金、工讀機會,以及最寶貴的──自由、開放、進步的環境和氣氛,他們呼籲台灣當局應掌握優勢多加宣傳。
大馬豐饒的華文教育土壤孕育出一批優秀青年,他們因緣際會到台灣求學,開枝散葉後又搭起一座座台馬互動互惠的橋樑。這樣的故事是否還有續篇,或將逐漸走入歷史?不僅大馬留台生關心,台灣社會也應該深思!
馬來西亞一瞥
面積:33萬平方公里,約為台灣10倍大 人口組成:2600萬,其中馬來人(含土著)佔65%、華人佔25%、印度人10% 語言:馬來語為官方語言,商業往來以英文為主 宗教:回教為國教,全國有60%以上國民信奉回教,其他為佛教、印度教、天主教匯率:馬幣一元,約合台幣8.5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