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日星期五

海青班歡迎你 第8篇

將所學所聞教授下一代
林新裕執教鞭樂趣無窮


中國報2009 7月2日,報導:譚江菁
*傑出校友訪問*

林新裕
年齡:49歲

畢業:逢甲大學海青班電子工程技術班

現職:甲培風中學工科主任。


林新裕老師因當年到台灣修讀海青班,從而改變其一生。

到台灣修讀海青班,不僅是林新裕老師人生的轉淚點,更讓他領悟到教育工作的樂趣,畢業后幾年,投入母校懷抱肩負起培育學弟學妹的神聖任務,更不忘鼓勵學生有機會不妨到海外留學,擴大視野。

林老師在培中求學時,成績不算很好,是當時商科班最后一班的學生,高三畢業后,出來社會做了多份工作如電工等,基于工作地點環境複雜,讓父親及叔叔對其前途深感擔憂。

由于不愛讀書,加上當時升學管道不多,父親及叔叔就勸他到台灣海青班作嚐試,其實當初他不是很樂意前往,不過,也因為台灣行,改變他一生。


台灣留學生涯多采多姿, 讓林新裕留下難忘的回憶。

林老師說,1983年赴台后,接觸很多人、看到很多事,才發覺自己在大馬是多么渺小,逢甲大學當時的董事長、校長及老師們,對海外學生都很好,董事長及校長在過年過節都會留下來陪他們吃飯,令眾人深感溫馨。

“老師們無私的教導,只要你肯學都願意教,加上董事長、校長等親切對待,使我留學生涯過得非常充實。”

海青班學生上的課程,與大學的二專是一樣,前者則會比較傾向于適用的課程,也因為如此,數名老師教學速度很快,兩節課就上完一章,然后交代25題作業,明早必須做好交上。

林新裕說,一些學生不會做,就在隔天課堂上提問,老師就會要求會做的學生上台講解,然后做出總結,當時他就常上台向同學講解,漸漸愛上“老師”的職業。

畢業返馬后,他曾在吉隆坡某旅行社工作,之后剛巧母校聘請老師,加上家庭都在馬六甲,決定返甲執起教鞭,將他在台灣所學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學弟妹們。

學一技之長拓出前途

“如果家境不太好,卻想學更多知識,到台灣求學是不錯的途徑,因為當地的技職領域的確比我國領先。”


林新裕說,海青班算較特殊的求學途徑,因它的學歷需求較低,是高二或以上就可申請,所學的東西都是學以致用,還安排到當地大企業實習的機會,讓學生可從真正的專業人士身上學到更多知識,具備創業的基礎。 他說,在教育界21年,感慨現在的學生大部分可能受到家長過度的保護,欠缺獨立思考及照顧自己的能力,也不能吃苦,無法適應按部就班的工作,很多年青人選擇他們認為輕鬆的工作,如大耳窿、賣翻版光碟等。

“如果成績不好,不如到海青班學一技之長,轉換環境之余,同時開拓視野,思維也會在與大學生相處下受到影響,總好過在此學無專長,甚至到處遊盪,誤入歧途。”


他非常鼓勵學生們參與海青班課程。


學術資格獲認同具出路


林新裕把所學的專業,
一一傳給學生們。

林新裕老師認為,學生修讀海青班最大阻力是來自家長的觀念,即擔心台灣的文憑不受我國政府承認,但是如要孩子擁有更好前途,家長此類心態需更改。


他說,就算文憑受到政府承認又如何,仍有些不公平待遇事件發生,最重要是孩子獲得有用的知識、技術。


“以前我們讀完海青班后,只能轉到英美國的大學繼續升學,現在可直接轉去台灣大學繼續學業。此外,很多現有台灣私立大學都獲得國際文教基金組織認同其學術資格,畢業生去到其他國家都吃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