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日星期日

學長經驗分享 訊息或有誤差

2009年2月28日東方日報 王慧儀報導

在資訊傳達方面,為何關於僑生身份的政治意涵,以及外籍生身份的訊息和福利,在我國的留台升學系統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略?

我國被保送到台灣升學的學生,都有「互相關照」的特有文化,並且在多年的經驗中形成傳統,讓每個學生在一抵達台灣後,都會由一些團體或學長、學姐們安排一切事物,以及隨時給予輔導和鼓勵,協助學生盡快投入台灣留學生活,以及解決各種生活和學習上的問題和障礙。

在這套系統下,身為學長、學姐都會提供過去他們本身在台灣就學的經驗和需要注意事項。然而,在這種個人分享資訊或提供咨詢的情況下,有許多訊息卻可能是錯誤,或台灣政府已做出修正,一些學長姐卻還未能掌握,因此就會出現傳達缺失的問題。

輔導團不提身份問題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大馬籍學生許湘彩,曾經擔任大馬學生升學輔導團團長。她表示,每當回去大馬提供升學輔導講座時,都不會提到僑生或外籍生身份的問題。

「那時候,我本身也不知道僑生的歷史,以及可以選擇當外籍生這回事。」

至於董總方面,學生事務局主任黃金貴說,在有關僑生身份或台灣教育政策的資訊上,大部分都是由學長、學姐主動提供給赴台留學的大馬學生們。在保送的系統上,如果一名學生來自哪一間獨中,到了台灣的某間大學就會由該大學的旅台生照顧他們。

另外,則是從台灣的大學畢業回國,在我國獨中擔任教師或行政人員的留台生,他們多會以本身過去的經驗,鼓勵學生通過保送管道申請到台灣升學,反而對外籍生身份的選擇,比較少提及。

沒有留言: